资讯详情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多项统计指标正增长,实现了“开门红”。其中,我国公路运输量、全国港口吞吐量、水路运输量、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全国城市客运量等多项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实现正增长。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方面,一季度总计5889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3月份为2732亿元,同比增长14.4%。
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917万载重吨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全国造船完工9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承接新船订单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
1—3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5%、62.9%和50.8%。完工船舶产品中,集装箱船占比显著提高;新接船舶产品中,汽车运输船同比增长最快。
一季度,造船产业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72.9%;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70.8%。
船舶出口方面,1—3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4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比重为85.4%、88.1%和91.0%。
一季度河南完成交通基建投资414.3亿元
4月14日,河南省交通运输经济运行调度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一季度,河南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完成投资414.3亿元,占年度目标1505亿元的27.5%,超过一季度节点目标2.5个百分点,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增加54.7亿元,同比增长15.2%,顺利实现“开门红”。
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89.6亿元,占年度目标1120亿元的25.9%;普通干线公路完成投资70.4亿元,占年度目标180亿元的39.1%;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8.8亿元,占年度目标145亿元的26.8%;内河水运完成投资9.6亿元,占年度目标40亿元的24%;运输场站完成投资4.5亿元,占年度目标15亿元的30%;支持保障系统完成投资1.5亿元,占年度目标5亿元的29.7%。
运输方面,一季度,河南全省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6485.6万人次,同比增长52.7%;旅客周转量64.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0.9%;完成货运量6亿吨,同比增长20.1%;货物周转量2100.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2.8%。
一季度重庆交通建设完成投资251.7亿元
1—3月,重庆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1.7亿元,同比增长14.8%,投资超额完成、超预期增速2.8个百分点。
其中,铁路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7.1%。实现渝昆高铁等10个项目1023公里加速建设,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渝昆、成达万、渝万、成渝中线、渝西等6个高铁项目,分别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约49%、52.5%、12.3%、9.5%、2%、2.1%。
公路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5.9%。渝湘高速复线等25个项目1391公里加速建设,巫溪至陕西镇坪、江津至泸州北线、铜梁至安岳等计划通车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约96.5%、67.7%、68%。
水运建设投资同比增长55.2%。乌江白马航电枢纽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果园重大件码头开展竣工验收;渝北洛碛一期工程、乌江白马至彭水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前期。
民航建设投资同比增长4.6%。重庆新机场民航局正式批复选址,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钢结构、飞行区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
为实现交通项目加快建设,重庆市交通局推出了多项举措。如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议通过《交通强市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交通强市建设2023年重点项目及物流运输发展重点任务年度工作计划》,全力抓好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用地审批、资金筹集等资源要素保障。同时,开展定期协调调度,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定期调度分析、加大督促督导,及时协调化解建设难点、卡点问题,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523.1亿!一季度江苏交通“开门红”!
一季度,江苏全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3.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1%,超过序时进度1.1个百分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综合运输指标持续攀升,开创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展现了“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交通新作为。
今年一季度,江苏港口运营恢复增长,完成货物、外贸和集装箱吞吐量7.759亿吨、1.5亿吨和569.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7%、15.3%和6.6%,三大指标全面实现正增长。
江苏中欧班列开行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今年以来相继开行中欧班列(江苏号)“江苏制造”商品车出口专列、南京—明斯克新线路、无锡惠宜联动—上海海铁联运线路等,开行班列数及搭载标箱数实现双增长,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成绩,越来越多的“江苏制造”通过中欧班列走向全世界。
古之漕运要道,今之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一派繁忙,处处生机盎然,装运生产、生活物资的船舶在河面上穿梭。今年一季度,苏北运河十个梯级船闸累计货物通过量3.78亿吨,同比增长1.7%;运输集装箱98471TEU,同比增长31.9%。
今年以来,全省民航系统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民航高质量发展水平,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季度东部机场集团7家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84.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5%,其中常州奔牛机场旅客吞吐量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3月下旬以来南京禄口机场境内旅客吞吐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一季度福建公路水路交通投资累计完成289亿元
近日,记者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公路水路交通投资累计完成289亿元,占年度目标1000亿元的28.9%,超序时进度3.9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稳”,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聚焦年度计划,在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项目攻坚、多方筹措资金方面不断发力,一季度累计开工21个,超计划开工数。一批重大项目迅速落地是实现“开门稳”的有力抓手。
今年一季度,漳诏龙海至闽粤界先行段、宁古高速、惠安县滨海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一期)等21个项目相继开工,为投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国道G356线宁化城关何家园至城郊瓦庄村公路工程、漳武高速南靖互通及接线工程、漳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码头工程等13个项目完工,持续完善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民生补短板领域建设投资增势良好,“为民办实事”项目超序时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项目、集中整治重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项目、乡镇便捷通高速工程项目、高速公路服务乡村振兴典型示范路项目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各项累计完成投资、建设任务、形象进度均超序时进度。一季度,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累计完成711.7公里,占年度计划1500公里的47.4%,超序时进度22.4%;交通部门负责的110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项目,已经开工77处、已完工43处,开工率70%;3个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入口(含连接线)和7个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快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3.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6亿元的58.3%,超序时进度33.3%;加快实施沿海科技路、康养研学路、全域旅游路、老区苏区路、山区致富路等5条服务乡村振兴典型示范路提升改造工程,一季度完成投资1.5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3.28亿元的46.6%,超序时进度21.6%。
今年初,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实施《2023年一季度“开门稳”九条措施》(《措施》),通过加大前期奖励促开工、优化绩效考核强激励、加快补链强链补短板等九条措施,重点围绕促投资稳增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涵盖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水运工程、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集疏运公路的307个项目实施重点攻坚。通过强化重点项目领导挂钩协调机制,指定领导分片负责、分区包干、挂钩推进,加强滞后项目、重大工程、民生关注项目的差别化督促和跟踪服务,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湖北一季度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5%
4月14日,记者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一季度湖北省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388.1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湖北省平均增速,交通投资成为湖北省稳投资、稳增长名副其实的硬支撑。
一季度,湖北全省交通运输公路水路投资增长趋势向好,推进交通投资有机制,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采取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分级负责、精准调度等举措,加快29个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加快125个交通硬联通项目建设。连接老河口市与谷城县的G316国道控制性工程的河谷大桥建成通车,连接汉江两岸沙洋、天门、钟祥三地的G348沙洋汉江公路二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港口二期工程2个泊位水域部分通过竣工验收,汉江兴隆至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勘察设计(不含智慧航道工程)合同正式签约……抢工期、保进度,处处可见湖北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的“速度与激情”,奏响了经济复苏最强音。
广西水运基础建设完成投资67.87亿元
4月13日,记者从广西港航发展中心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广西全区水运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7.87亿元,同比增长158.2%,占水运项目年度总投资责任目标300亿元的22.6%。
一季度,广西建成防城港企沙港区云约江作业区3号泊位工程,新增1个5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平陆运河、广西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平陆运河本年已累计完成投资46.1亿元,占一季度水运基础设施总完成投资的67.9%;崇左港中心港区驮卢南作业区一期工程实现开工。预计上半年全区水运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17亿元,同比增长79.75%。
水路运输市场方面,随着疫情全面放开,广西水路旅游客运也随国内旅游热呈爆发性增长。据统计,一季度,广西水路客运量完成178.77万人、旅客周转量7213万人公里,分别同比增长4.9倍和4.3倍;货运量保持高位运行,在运力同比增长16%的保障下,一季度完成8927万吨、货物周转量55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11%、8.43%;协调落实395艘次电煤急运船舶优先过闸,累计119.36万吨。港口生产总体平稳向上,沿海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强势上扬,广西全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6亿吨,同比增长11.54%,集装箱吞吐量187.6万标箱,同比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呈持续增长态势,总体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港口报春 广州港迎来首季开门红
4月10日中午,在海港拖轮簇拥之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伊琳娜”(MSC IRINA)号(最大装箱量24346标准箱)缓缓靠泊广州港南沙二期集装箱码头,仅间隔17天便再次刷新南沙港区挂靠最大集装箱船舶的历史记录。
一季度,在繁忙的广州港南沙港区,装卸货物的大型桥吊满负荷运转,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一艘艘国际巨轮从南沙开往全球,这是大湾区航运加快复苏、港口物流“春江水暖”的一个缩影。
作为华南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广州港集团传来春天的捷报:一季度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2.5%,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开门稳”,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送来了经济企稳回暖的讯息。
一季度外贸煤炭、外贸粮食等大宗货类分别同比增长34.4%、21.9%,矿石、河砂等货类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有力保障大湾区国计民生物资、生产性原材料的运输畅通,港口发展之“进”努力为全市乃至全省开局之“新”之“稳”提供支撑。
海铁联运量比增138.6%。截至目前,广州港物流稳定运营的海铁联运班列业务范围辐射全国10个省市、42个地级市,持续为湖南、江西、重庆等内陆经济腹地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出海通道。
180万标箱!太仓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开门红!
4月14日,记者从太仓海事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56万标箱,同比增长1.33%,顺利实现开门红。
据统计,一季度,太仓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65.13万吨,同比增长6.33%;进出港船舶41587艘次,同比增长13.7%,其中国际航行船舶1992艘次,同比增长26%;在各类货物细分项中,汽车整车吞吐量10.56万辆,同比增长248%,其中汽车整车出口6.65万辆。3月份单月,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23万标箱,同比增长9.47%;完成货物吞吐量2467.87万吨,同比增长22.81%;进出港船舶16790艘次,同比增长26.8%。
据悉,太仓海事局统筹推进太仓港集装箱船舶“快进快出”举措、施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在水上交通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该局还充分发挥一体化水上交通组织作用,依托“智汇江海”、远端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数字平台,发布实时气象预警,提醒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做好冷暖交替时节监管,保障了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