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出炉
近日,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研究编制、龙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大数据支持的《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报告(2023.03.25-2023.04.07)》发布。
2023年第13~14周(2023年3月25日-4月7日),本期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的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7.9% / -27.5% / -6.4%,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2.5% /-1.7% /1.7%,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进一步回落,尤其候泊船舶数量幅度仍较大,而船舶在港时间已降至低位,进一步下降空间较小,船舶在港时间表现相对稳定。
2023年第13~14周,欧美中小型银行业动荡影响蔓延,3月份各国经济指标出现转弱迹象,韩国、越南等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3月出口额出现下滑,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1%,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走势,欧元区、美国CPI虽超预期但仍处高位,可见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但面临较大压力,复苏势头不及预期。
集装箱航运市场尚未见起色,3月需求转弱情况下集装箱船即期运价仍持续走弱,各航线部署运力规模持续下降,本报告统计的日均船舶在港船舶艘次已经连续5周下降,市场闲置集装箱船舶运力虽小幅回落但仍高于4%,当前航运市场供需关系仍十分宽松。但随主要消费市场去库存进程持续推进,预计下半年补库周期启动,后续将持续关注全球港口靠港船舶动态。
一、全球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
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进一步回落,船舶在港时间表现保持稳定。全球各航线停航航次数量降至相对低点,但全球主要经济体3月经济指标表现不容乐观,船公司投放运力规模缩减,港口能力供需愈发宽裕,候泊船舶数量幅度仍大幅度下降,而船舶在港时间进一步下降空间已较小,保持相对稳定。
以船舶数量计,本期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的船舶数量分别为1511/261/1277艘,分别较上期环比增速为-7.9%/ -27.5%/ -6.4%,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进一步回落,尤其候泊船舶数量幅度仍较大。虽然船公司在经济缓慢复苏预期下已将各航线停航航次数量降至相对低点,但欧盟、美国、韩国等经济体3月的PMI、进出口等经济指标表现不容乐观,消费与贸易需求复苏势头较弱,船公司继续增加航线运力投放意愿不高,全球集装箱船舶闲置运力比重虽有回落仍高于4%。从3月初(第10周)开始,日均船舶在港船舶艘次已经连续5周下降。
图表1: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走势
以时间效率计,本期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分别为41.1 / 36.1 / 25.5小时,分别较上期环比增速为-2.5% /-1.7% / 1.7%。随着日均在港船舶数量的持续下降,港口能力始终保持相对宽裕状态,船舶在港时间已降至低位,进一步下降空间较小,船舶在港时间表现保持稳定。
图表2: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走势
因“日平均候泊时长”中直接靠泊的船舶不参与计算,因此图中会出现“日平均候泊时长”大于“日平均在港时长”的情况,特此说明。
二、全球各区域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
1、中国港口在港船舶数量回升势头滞缓,船舶在港时间表现保持平稳走势
中国大陆主要港口(不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共27个港口)的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8.1% / -25.2% / -5.8%,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2.7% / -0.3% / 3.1%。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可见疫后重启阶段中国经济总体呈复苏态势,一季度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但制造业复苏仍弱于预期,内外需仍弱导致进出口承压。中国主要港口日均在港船舶数量在春节后逐步回升,但始终在区间内波动,数量明显少于2022年全年均值。此外,本期内日均在港船数出现较大波动,或由于中国清明节假期前提前发运所致。
图表3:2023年1月1日-4月10日中国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走势
2、北美洲东海岸在港船舶数量震荡上行,西海岸期末快速下降
北美洲主要港口的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6.4% / 15.0% / 5.3%,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6.6% / -2.5% / -11.6%,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增加,船舶在港时间下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3月综合PMI终值为52.3,低于预期的53.3,尤其制造业PMI终值为47.2显著低于预期,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均有较大回落,美国内外需仍有较大承压。但非农就业人数等指标反映仍存一定复苏动力,美国零售联合会(NRF)预测美国主要港口进口量将在3月出现显著增长(168万TEU),并逐月回升至8月份的213万TEU。该趋势在本期数据中有初步反映,本期北美东海岸、西海岸港口的在港船舶数量均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候泊船舶数量也有增长,但由于洛杉矶长滩两港罢工两日(4月9日~10日),西海岸港口本期末在港船舶数量快速下降。
图表4:2023年1月1日-2023年4月10日北美洲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走势
3、欧洲在港船舶数量仍持续下降,船舶候泊时间大幅下降
欧洲区域主要港口的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2.1% / -31.3% / 0.5%,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8.2% / -26.0% / 1.3%,船舶候泊时间大幅下降。欧洲3月制造业PMI终值下行至47.3,已连续9个月低于枯荣线水平,叠加欧洲银行业动荡使经济复苏承压,以及欧洲罢工潮仍在延续,本期欧洲港口抵港船舶数量呈现下行趋势,主要由于北美东海岸至地中海/西北欧港口的船舶数量有较大降幅,而远东至欧洲的船舶数量小幅回升。
附表:2023年第13~14周全球各区域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数据及环比增速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