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出炉
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汪正明
4月13日,国新办就2023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逐月向好。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今年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进出口下降7%。2月“由负转正”,当月增长8%,3月同比增速提升到15.5%,呈现逐月向好态势。一季度整体增长4.8%,较去年四季度提速2.6个百分点,开局平稳向好。
二是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长5.9%。其中,民营企业38.4万家,增加7.5%,进出口5.18万亿元,增长14.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4%。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04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1.65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0.7%和16.7%。
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进出口总值的65.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68万亿元,增长12.7%;进口2.78万亿元,增长2.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79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8.1%。
四是对东盟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15.8%;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出口1.34万亿、1.11万亿、5464.1亿和5284.6亿元,合计占进出口总值的35.6%。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占进出口总值的34.6%,提升了3.5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3%。
五是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增长。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27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家用电器和蓄电池分别出口1474.7亿、1412.4亿和1163.4亿元,分别增长96.6%、3.2%和84.8%。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474.6亿元,增长5.7%;其中,服装、塑料制品和家具分别出口2418.5亿、1702.4亿和1072.6亿元,分别增长6.7%、11.1%和0.8%。
六是能源产品、消费品等进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7587.2亿元,同比增长9.1%,占进口总值的17.9%。同期进口消费品4787.4亿元,增长6.9%;其中,肉类、食用水产品分别进口501.5亿和314.6亿元,分别增长了22.5%和21.9%。
下为发布会现场部分问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介绍了一季度的外贸主要情况,《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您认为一季度的这些数据展示出外贸运行的哪些亮点和新变化?对于二季度外贸走势您是如何预期的?
答: 感谢你的提问。对于一季度的外贸进出口,我们看法是“开局平稳、逐月向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贸大盘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内疫情平稳转段,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生产和需求逐步改善,推动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中下旬起,旬度的进出口同比保持正增长,带动整体增速由前两个月的微降转为增长,整体规模稳中有增。海关的业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3月份出口集装箱重箱同比增加10.5%,进口货运量增加20.3%。
二是经营主体稳中有进。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逐月向好,是广大外贸企业充分发挥活力、主动作为,积极抓订单、拓市场的体现。刚才,我向大家通报了,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5.9%。也就是说,与去年的一季度相比,多了2.5万家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外贸“热度”稳步提升。其中,数量较多、灵活性较强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继续保持在一半以上,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我们对全国3000多家样本企业的订单跟踪,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的企业比重,连续三个月环比提升。
三是新动能稳中加固。面对当前外需减弱的挑战,我国外贸迎难而上,外贸竞争的新优势、增长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对外贸整体稳中向好发挥了更为积极作用。比如,一季度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1.7%、14.1%。规模合计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达到28.4%。我们新优势产品表现十分亮眼,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比去年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以上是我们对一季度进出口的几点看法。关于下一步的走势,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全球贸易发展仍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贸易前景依然承压;尤其是外需不振、地缘政治等因素将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更大考验,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海报新闻记者: 请问,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情况有何特点?谢谢。
答: 感谢你的提问。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外贸进出口占比持续提升,我国外贸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具体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稳外贸大局作出新贡献。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高出全国整体7.8个百分点,规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18.6%,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5.8%。
二是外贸主体呈现出新活力。外贸发展关键在于经营主体,一季度中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5.6万家,增加11.3%。其中民营企业表现突出,进出口1.08万亿元,增长32.8%。
三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效。中西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跨境运输便利化,通道运行和物流效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9695.2亿元,增长10.1%。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在中国东盟贸易中发挥了日趋显著作用,今年一季度共监管验放进出口货物88万吨,增加219%。
四是边境贸易出现新提升。随着中西部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持续畅通双循环,通过边境口岸开展的边境贸易规模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边民互市和边境小额贸易合计进出口89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11%,占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达到4.9%。
五是优势产业再创新佳绩。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出口机电产品增长12%,增速高于全国同类产品整体水平。其中,汽车、汽车零配件、灯具、电器控制装置等出口表现较为亮眼,分别增长132.5%、47.2%、49.8%和70.5%。同期,中西部地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684.4亿元,占中西部地区出口总值的14.1%。
下一步,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关工作部署,助力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西部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凤凰卫视记者: 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情况如何?对未来中国同这些国家的贸易有什么展望?海关方面推进实施RCEP方面做出了哪些工作?谢谢。
答: 感谢你的提问和对海关工作的关注。今年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31.2%,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20.2%;进口1.43万亿元,下降4.5%。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贸易国家看,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超过一成的达到7个,其中对新加坡、老挝、缅甸进出口增长均超过两成,分别达到45.8%、37.8%、29%。对日本和韩国的进出口规模分别位居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的第一、第二位,规模都超过了5000亿元。
二是从主要商品看,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8274.3亿元,增长16%,其中电工器材、手机、汽车零部件分别增长了30.1%、34.7%和19.8%;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962.1亿元,增长21.4%。同期,我国自RCEP其他成员国分别进口铁矿砂1426.4亿元、能源产品1227.2亿元,分别增长8%和26.9%。
三是从享惠情况看,一季度,我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182.5亿元,减让税款4.8亿元,主要享惠进口的商品为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无机化学品等;出口622.9亿元,可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9.3亿元,主要签证出口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无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等。全国有578家经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RCEP原产地声明2181份,货值20.5亿元。
海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RCEP实施工作部署,将进一步发挥该协定在稳外贸稳外资、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在全国海关开展RCEP相关措施落地成效的专题评估,充分征求现场海关和广大外贸企业的意见建议,摸实情、出实招,进一步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二是聚焦RCEP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规则,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升级海关作业系统,规范简化海关手续,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三是通过加大RCEP政策法规的宣介力度,构建RCEP技贸措施精准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全面了解并用好用足RCEP的政策红利,助力企业进一步开拓RCEP市场。谢谢。
中宏网记者: 上周,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举行了中法欧三方会晤。请问海关总署,今年一季度中欧、中法的贸易情况如何?对未来中欧及中法贸易发展如何评价?谢谢。
答: 感谢你的提问。习近平主席与法欧领导人的三方会晤,为中法欧进一步加强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一步海关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中欧贸易,当前欧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欧双边货物贸易总值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5%。出口方面,对欧出口8666.7亿元,增长0.3%,其中三分之二为机电产品,增长了5.7%。进口方面,自欧进口4708.7亿元,增长5.2%,其中逾五成为机电产品,医药品和农产品增速均超过20%。
法国是我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国,在当前中欧贸易中规模占了一成。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对法国进出口1319.6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方面,对法国出口681.2亿元,有所下降,近六成为机电产品,其中电工器材、电子元件等出口分别增长了37.7%、25.1%。进口方面,自法国进口638.4亿元,增长了16.4%。其中,飞机、航空器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进口分别增长183.1%、14.5%、18.8%。同时,法国的优质消费品深受我国市场欢迎,是我国化妆品和葡萄酒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箱包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一季度进口上述产品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31.3%、47.5%和34.2%。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中法欧三方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中欧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下一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好三方领导人会晤及有关高层对话机制的重要共识,对其中涉及海关的相关工作全力抓好落实,为中欧、中法经贸拓展合作领域,推动经济和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想问海关总署是否对今年全年出口目标、出口增速有个大致的展望?第二个问题,刚才提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呈现飞速增长态势,能否详细介绍过去三个月具体在哪些产品上中国对东盟贸易有所增长?谢谢。
答: 感谢您的提问。您提的两个问题,我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有关情况。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十年来,我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长9.9%,快于我国整体年均增速4.3个百分点,东盟由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跃升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拉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东盟是我国在RCEP中的重要伙伴,受益于RCEP实施生效带来的政策红利,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升温。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50.8%,占比超过一半。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与东盟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式发展加快推进,带动了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中间产品5310.8亿元,增长17.9%,占我国中间产品出口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7个百分点。
三是能源和农产品的合作更加深入。我国与东盟在能源产品合作方面不断加深。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能源产品913.4亿元,增长45.7%。同时,我国准入的东盟优质农产品不断增加。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540.3亿元,增长了17.4%。
此外,今年1月8日起,我国优化了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陆路边境口岸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带动了我国与东盟边境贸易恢复性增长。一季度,我国边境贸易对东盟的进出口达到386.8亿元,增长102.3%。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随着RCEP生效实施红利持续释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加快推进,双方经贸合作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今年全年出口目标问题,我刚才已经提到,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当前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外需的走弱,同时叠加了地缘政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尽管如此,我们的经济还是有很强的韧性,外贸也展现出较强韧性。综合研判,我们认为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是有支撑的。同时,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海关工作,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增速高于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请问,具体有哪些亮点?海关在推进“一带一路”共建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答: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整体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显著提升到2022年32.9%。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4万亿元,增长25.3%;进口1.39万亿元,增长6.3%。我们分析亮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更趋平衡,对沿线主要地区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一季度,我国对沿线的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亚、南亚等区域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2.5%、32.2%、4.1%。其中,对阿联酋、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21.9%、33.6%、36.7%。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更加畅通,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增强。一季度,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中间产品1.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同期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总值的54%。其中,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电气控制装置和音视频设备零件,出口增速分别达到40.5%、50.3%、23.9%和21%。同期,能源产品、农产品进口稳步增长,分别进口5845.7亿元、926.6亿元,增速分别为18.8%,16.6%。
三是互联互通更便捷,陆路运输贸易显著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效应日益凸显,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持续发力,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今年一季度,我国以铁路、公路运输方式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24.6%和61.8%。
四是投资和基建项目合作更加深入,带动相关领域出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带动我国对部分沿线国家相关领域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国以对外承包方式对东盟、孟加拉国、中亚五国出口分别增长92.9%、103.8%和74.3%。
海关总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期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和食品进口。一季度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13份,其中农食产品准入协议8份。二是继续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与伊朗海关署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菲律宾、哥斯达黎加签署了AEO互认安排。三是大力提升口岸软硬件水平,优化“一带一路”海关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确保中哈关铁通项目稳定运行,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是海关总署今年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海关将积极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关工作,升级发展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多双边合作机制,大力推动贸易安全与便利、检验检疫等领域合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海关应有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今年两会期间,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再一次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从今天数据发布中可以看到,民营经济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继续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在您看来民营企业的主要亮点有哪些?谢谢。
答: 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确实也抓住了我国外贸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外贸领域,民营企业连续四年担当我国外贸发展主力军。2022年,民营企业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0.9%,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5.18万亿元,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52.4%。具体来看,我们分析有以下亮点:
一是企业数量和贸易规模稳中有增。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38.4万家,同比进一步增加,增速为7.5%。进出口值增长14.4%,高于全国进出口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5%,进口增长6.4%。
二是市场多元化开拓发展。一季度,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分别进出口2.01万亿元、1.61万亿元,分别增长27.9%和21.1%,拉动我国对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4.9个和9.7个百分点。同期,民营企业在我国对欧盟、美国贸易中的比重都超过一半,分别为51.4%、54.9%。
三是传统、绿色产品出口各有优势。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分别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7889亿元,农产品1238亿元,分别占同类产品出口总值的88.3%、76.7%。同期,出口“新三样”产品快速增长79.3%,拉动同类产品出口,提升48.3个百分点。
四是初级产品和消费品进口扩大。一季度,民营企业分别进口铁矿砂927.8亿元、铜矿砂281.8亿元、煤451.1亿元,分别增长25%、26.1%、131.9%。同期,民营企业进口消费品2224.1亿元,增长18.5%,拉动全国消费品进口增长7.8个百分点。
海关坚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在畅通物流、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营造更好的口岸通关环境,为民营企业在内的外贸企业更好发展做好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