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招商局港口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04.7%,未来还有这些计划
受益于经济运行逐步回暖,招商局港口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稳中有进,预计全年盈利增长。
8月30日,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局港口”)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
报告期内,招商局港口实现收入56.63亿港元,约合47.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者净利为47.11亿港元,约合39.14亿元,同比增长204.7%。
2021年上半年,招商局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51万TEU,同比增长21.2%;散杂货吞吐量2.84亿吨,同比增长42.8%。
其中,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港口项目,合并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87万TEU,同比增长17.0%,主要受益于经济运行逐步回暖,呈现积极信号。
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63万TEU,同比增长35.9%,主要受益于Terminal Link SAS自2020年3月26日完成收购8个码头后带来的增量贡献,以及招商局集团主控的海外码头,包括斯里兰卡的Colombo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s Limited(CICT)、在多哥的LoméContainer Terminal S.A.(LCT)和在巴西TCP Participações S.A.(TCP)的吞吐量增长。
在8月30日下午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招商局港口董事会主席邓仁杰、董事总经理王秀峰、副总经理陆永新、副总经理李玉彬及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孙力干,就业绩情况及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孙力干对上半年业绩进行了分析。他表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好于大市、优于同行,散杂货业务创历史性高,保税业务稳中有进,通过持续推进创新业务发展,碳排放量同比大幅减少,综合作业效率有效提高。其中,港口主业对整体业绩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针对近期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码头集装箱装卸效率下降,船舶滞留港口,集装箱滞留等问题,邓仁杰介绍说,目前,招商局港口旗下码头,正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尽可能压缩船舶在港时间。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2022年上半年,全球港口拥堵状况会得到有效缓解。
“我们积极和船公司与客户沟通,推行重箱优先预约制,减少重箱在港口的滞留时间。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强经营协调,保证供应链快速高效顺畅。”邓仁杰表示。
对于下半年的疫情形势,邓仁杰并不乐观,尤其是下半年进入传统出口高峰期,需求、运价都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空箱短缺问题也会持续。
他介绍说:“我们各个码头会根据船公司的卸空箱需求,有选择地布置卸空箱加班船的作业,同时积极把空箱运送到其他堆场,缓解堆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船公司缺空箱的情况。同时,下半年将全力以赴保证高效作业。”
邓仁杰进一步预计,随着全球经济体逐步复苏回暖,会对全球贸易带来积极影响,全球集装箱海运量需求继续提升,但经济摩擦和疫情反复会带来不确定性。预计招商局港口全年盈利情况好于去年。
对于港口业发展趋势,邓仁杰表示,装卸仍然是港口主业,是港口业务的基石。但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港口业向两端延伸成为可能。全球港航业界都在探索供应链延伸,以更好服务客户。
他举例说:“组合港也是供应链建设的具体措施,使众多码头实现互联互动,是供应链的延伸。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港口这一集散中心节点,实现交流中心,压缩供应链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提升港口业自身价值。我们会持续在供应链建设上发力,争取有所突破。”
王秀峰则表示,招商局港口的目标是,早日成为“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
未来发展方向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新商业服务模式,解决客户痛点、物流断点和贸易堵点,充分发挥港口业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核心枢纽价值,并为港口企业持续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加快顺应港航物流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港口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港口生态圈建设。
招商局港口2021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
来源:中国航务周刊